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高德地图联合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要打造未来交通的科研基础设施

高德地图联合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要打造未来交通的科研基础设施

2023-08-09 15:05:18

ASIC

消息,12月7日,高德地图正式宣布携手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joint laboratory for future transport and urban computing,简称“联合实验室”),并推出“十百千计划”,培养专家级人才。高德副总董振宁在发布现场表示,“联合实验室目的是把产学研一体化进行相关的组织、课题筛选、课题整合、产业落地,开设一些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城市计算相关的综合性课题。”发布会结束,高德副总裁董振宁和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丽接受了媒体采访,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整理如下。 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实验室q:你们合作实验室的初衷是什么?合作的契机是什么?董振宁:中国的产学研一体化急需提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落不了地,产业转型升级时期,需要科研的力量,但是科研不能足够支撑;二是人才培养,需要既懂交通、计算机、人工智能,也懂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没有进行这种交叉性学科的安排。董振宁也开玩笑地说,这也是为什么阿里的录取率只有1%、2%。徐丽:中国公路学会长期给政府服务,同时也明白企业需要什么,缺什么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以后,我们从中间提供需求和研究方向,三方合作,这样产学研联系在一起,促使产品落地。q:选择五大专家团队标准是什么?五大团队分别研究方向是什么? 有没有实际可以落地应用的东西?董振宁:选人标准包括本身影响力、学术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能力以及在中国交通行业内学术底蕴的影响。目前选择的专家中,李萌教授是清华交通的学术带头人,杨晓光教授一直研究桥梁和公路,在城市规划和诊断领域有很高的学术见解,杨教授培养了69个博士生,有30多个博士是在国内高校承担交通学科的建设。成都、杭州的公共交通平台是高德跟北航王云鹏教授共同研发的,核心算法是马教授和王教授一起研究的。q:实验室一两年人员规模,每年投入,包括资本投入是什么量级?董振宁:成立专门团队,从少到多,一步一步扩展,现在有30人团队,专门来做城市交通的基础方案。这个团队未来成为实验室运作的主体。能否搭出一个平台,服务多少人,很难讲。投入方面,阿里每年给高德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成本。作为高德的数据投入、运营计算平台投入、产业化生态支持和落地投入,来帮助这些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成产品。q:未来会为实验室提供哪些层面的数据?董振宁:数据积累越多,对问题的研究会更透彻。高德数据来自众包,早期来自行业采购,一年以后,众包数据占行业比0.1%不到,七年过后,互联网众包数据占总量88%。另外移动互联网数据渗透率越来越高,现在大城市占到20%,预计三到五年,实现真正城市调度。q:主要注重数据哪些方面?董振宁:包括交通管理、组织和控制,控制领域侧重于底层数据采集、组织、运算和研究。学界到产业界转化q:产学研结合,遇到老问题,如果没有高校、科学家们,靠高德的人才储备,或者行业人才,到底最差的环节在哪?科学成果,学界到工业界转化,哪些是立竿见影变化,或者绝对加速?董振宁:首先不要期望立竿见影,产业界和科学界各有各的触碰点,产业界抓出主要问题,迅速解决。用户在出行当中,能够躲避拥堵,抓住拥堵痛点,企业基于这个基础之上,获得千万用户的数据,进行交通领域其他方面研究。但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系统性工程,不能光靠抓住头部亮点,就能搞定一切,是一个长期、框架性的研究。理论框架性的研究就要科学界来完成。两者一起形成互动关系,加速推动交通行业。产品落地q:有没有拿到运用到北京市的研究成果、科技成果?董振宁:高德、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和清华大学李萌教授联合研发的城市交通指挥指数在公安内部得到了认可。这个指挥指数主要用来帮助交管局判断整个城市交通现状和进行指挥调度的依据,判断什么时候出警或不出警。高德配合北京交管局做安保事件联合调度,产品有指挥诱导屏,北京市已经上线了。q:中国公路学会可能在背后做哪些支持工作,尤其推动项目落地过程当中?徐丽:让好的研究成果变成产品,真正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联合实验室,可以给广大的企业或者具体的管理参与者提供一个思考。q:北京会替代现在的诱导屏?董振宁:不叫替代,叫做升级。以前我们的诱导屏就是红黄绿,目前增加了几个信息,一个是时间,北京有些路段开始上了,二是国标,原来国标不起作用,未来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q:诱导屏如果真的普及,北京市区和北京交管部门会大量合作推广吗?董振宁:肯定推广,不止北京,高德诱导屏会在全国各地推广,包括武汉、广州、深圳这些城市。q:除了诱导屏,很大改革还有哪些方面?董振宁: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系统和反映现实世界的数据系统,逐步把各种各样(每个路口有多少设备,红绿灯,限速牌,指示标准)的数据进行汇总,用来组织和优化各个路口区的交通方案。未来交通q:中国未来交通的规划?徐丽:交通最终理想状态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智,没有感觉就已经达到目的地。第一步是不堵车,下一步是高品质、有效率的服务。联合实验室可能从城市、空间上、行业出发解决问题,逐步扩张,解决区域问题。q:总结一下高德在未来交通领域的布局?董振宁:未来30年的驾驶者,可能99%、95%都是智能机器,面向智能机器应该怎么做。分成几个步骤段。第一,云+端的模式,端要提供一体化出行、一站式出行,云要支持一体化出行调式。使用各种各样的出行方式组合,从个体最优,到未来一两个人,最终保证整个城市的出行。除了要做c端的工作之外,还要对整个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引导、升级,包括红绿灯控制系统。面向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复合型人才,未来跟高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这是很长期、持续的过程。交通大脑&智慧交通q:发布会提到交通大脑在杭州落地,把它放到实验室研究成果,联合实验室和阿里集团做的城市大脑什么关系?董振宁:高德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联合实验室同样也是。杭州交通大脑顶层数据构建于高德,融合很多杭州本地交管数据。刚才案例里提到很多功能,比如可以通过视频快速检测,来发现交通的事故。q:联合实验室也是城市大脑一部分?董振宁:不能叫做城市大脑一部分,城市大脑还是阿里云一个产品,它俩属于并行关系或者互相支撑关系。阿里云未来会开放城市交通的基础平台,包括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将来会跟阿里云一起开放更多的底层功能。无人驾驶q:最近很多车企提到无人驾驶,从您作为学会角度来看,能真正落地,未来交通变成一个真正能够落地的就是无人驾驶这一块,有多长时期?徐丽:车路协同是互动的,技术可能现在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但是技术应用到场景里,怎么应用,首先从专用通道,慢慢再是全场景。聪明的车和聪明的路,应该同步,甚至聪明的路走的更快一点,然后协同聪明的车一步一步推。董振宁:无人驾驶最大的挑战是安全,先把道路交通设施做好,再通过人车路产业公司进行有效地连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无人驾驶的理想状态。q:高德在智慧交通这一块产品设计,应该也有无人驾驶的这一块?董振宁:高德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无人驾驶领域首先是高精地图,要精确到车道,精确到十厘米以内的地图。近期推出的易行平台,做到一体化出行,一站式出行。q:关于无人驾驶,普华永道最近做了一个报告,2030年的时候,中国level 4-level 5级无人驾驶汽车超过欧洲、美国,达到3300万辆,跟无人驾驶相关的这些配套设施,就是公路方面,现在已经着手规划了吗?2030年之前,这些关于配套设施能完成吗?徐丽:整个公路基础设施十年左右基本完成,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开始考虑基础设施数字化。2030年可能一些试验区、示范区会看到。董振宁:从人+智能辅助的形式,慢慢到无人驾驶,这之间的演化路径很长。2030能否实现还不能妄下结论,但发展方向是对的。我们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才能保证方向和结构预测的准确性。推荐阅读:德尔福牵手高德,将在大数据、导航及出行服务和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闽南话音乐交流组